輕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臟損傷不一定小
發(fā)布:2017-12-14 | 來源:健康報 | 瀏覽:10102
脂肪肝是一種代謝性病變,一般是由于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所致。高熱量、高脂肪的飲食越來越多,運動卻越來越少,這使得脂肪肝的發(fā)生率有了明顯的增加。我國大中城市的脂肪肝總發(fā)病率將近20%,肥胖人群與糖尿病患者接近50%,嗜酒人群增至57%。脂肪肝是引起肝硬化和惡性腫瘤的病因之一,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覷。脂肪肝多見于肥胖、嗜酒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人群。
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,僅有疲乏感,多數(shù)輕度脂肪肝患者較胖;中度脂肪肝患者可有食欲不振、疲倦乏力、惡心、嘔吐、肝區(qū)或右上腹隱痛等癥狀;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有腹腔積液和下肢水腫、電解質紊亂(如低鈉、低鉀血癥)等情況。可靠的病情檢查手段是肝穿刺活檢,但是一般不做。肝臟B超和CT等檢查基本上可以將脂肪肝分為輕、中、重度,但這并不是很精確的定量分級,且這些檢查不能判斷肝臟是否有炎癥以及嚴重程度。這種簡單分級與病情并不一定相符,輕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臟損害不一定是輕的,因此,任何程度的脂肪肝都要重視,不可大意。
脂肪肝的治療原則是綜合治療,并且貫穿始終。先要根據(jù)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,如戒酒、飲食清淡、增加運動等。對于伴有明顯轉氨酶升高的患者,可按醫(yī)囑進行藥物治療,轉氨酶正常后根據(jù)實際情況判斷是否停藥。確診為脂肪肝以后,一般3~6個月復查一次肝功能,以觀察病況的發(fā)展。飲食、運動等綜合治療要保持連貫性,否則脂肪肝有可能會復發(fā)。